2024-04-20 12:19:52 | 166教育网
拟招生人数是指在某地有招生任务的全国各高校准备招生的人数,实际招生数是指实际录取的结果。这两个之间是有差别的。
这两个之间是有差别的。从情况看,录取数有时小于计划数。其主要原因是考生志愿选报不平衡,造成一些学校生源不足或无生源,通常是外地院校情况更为严重,迫使这些生源不足的学校不得不削减计划。
举一个高校专项招生计划的例子:
同济大学2021年高校专项招生计划计划在甘肃招生8人,但实际只录取了3人,包括云南也是,同济大学高校专项计划招生类型在云南投放了14个招生名额,实际只录取了6人,这主要就是和两省达标生源不足(高考分数过低)有很大关系。
因为高校专项招生计划主要是招收县及县以下农村地区考生,而像西部地区本身基础教育偏弱,出现这种情况其实也不算很意外,因此不仅是同济大学,像厦门大学、复旦大学等985高校的专项招生计划在不少西部省份招生时,经常会出现刚过一本线就能被录取的情况,而这种情况在中东部地区几乎是不可能的。
166教育网(https://www.166ed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复旦大学2022年高校农村学生专项计划招生简章的相关内容。
复旦大学2022年高校农村学生专项“腾飞计划”招生简章已经公布了,相信大家已经期待已久了!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复旦大学2022年高校农村学生专项计划招生简章”,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复旦大学2022年高校农村学生专项计划招生简章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发〔2015〕34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中发〔2016〕1号)、《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等文件精神,根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关于2022年继续做好重点高校招生专项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学司〔2022〕3号)的具体要求,复旦大学2022年继续实施“腾飞计划”,畅通农村和原贫困地区学子纵向流动渠道,让更多勤奋好学的农村学子获得享受中国最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选拔符合复旦人才培养理念、勤奋好学、独立自强、学习成绩优秀、具有发展潜质的农村学生,对通过选拔的优秀学生给予高考录取优惠政策。
一、招生对象及报名条件
本计划定向招收边远地区、原贫困地区、民族地区等县(含县级市)以下高中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具体实施区域由有关省(区、市)确定。
报考考生须同时具备下列三项基本条件:
(一)符合2022年统一高考报名条件;
(二)本人及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地在实施区域的农村,本人具有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
(三)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
二、招生计划及专业
本年度“腾飞计划”计划招生人数不低于教育部核定的高校专项计划招生规模,将根据考生报名并通过审核情况、生源地历年生源质量等因素制订分省计划,具体原则见下文“三(五)”条说明。
转专业范围按照当年度复旦大学招生章程执行。具体转专业规定可登录复旦大学本科教学信息网和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网站,查看《复旦大学本科生转专业实施细则》《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本科生转专业管理办法》等文件。
三、报名方式与选拔程序
(一)即日起至4月25日,考生可登录高校专项计划报名系统后按要求准确、完整地完成网上报名。考生提交上传的报名材料应当清晰、真实、完整,论文和专利不得作为申请材料上传,无须寄送纸质材料。考生提交的所有报名申请材料必须经中学审核和校长签字,并在中学网站和班级详尽公示。
(二)5月20日前,有关省份完成考生基本条件审核。
(三)复旦大学将组织专家组对考生提交的报名材料进行审核。除核查基本报名资格外,还将审核包括考生年级综合排名、平时学习成绩、在校表现、学科特长、创新精神和发展潜质等。
(四)5月31日前公布通过审核的考生名单。
(五)根据通过审核考生人数,综合考虑各省份通过审核总人数比例、历年生源在校学习情况等因素,制订分省招生计划并报各省级招办备案。
(六)通过审核的所有考生必须参加高考。
(七)通过审核的考生填报我校高校专项计划相应批次高考志愿,对于其中高考成绩达到所在省份第一批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上70分(海南省为线上160分)的考生,依据高考成绩从高到低按分省计划投档录取。对于合并本科批次的省份及高考综合改革省份,上述分数线按各省级招办文件规定的相应控制分数线执行。
如生源不足,本计划不再征求志愿或降分录取。
(八)考生须承诺提交的所有材料客观、真实。如有虚假内容,将取消今年高校专项计划的报名、考试和录取资格,并将有关情况通报考生所在地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由有关省级招生考试机构依照相关规定取消今年高考报名、考试和录取资格,并视情节轻重暂停1至3年参加各类国家教育考试。
(九)从2023年高考招生起,往年被专项计划录取后放弃入学资格或退学的考生,不再具有专项计划报考资格。
四、奖励帮困措施
“决不让一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决不让一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落伍”,这是复旦大学向全社会的郑重承诺。
通过“腾飞计划”录取的优秀学生除可以按相关规定申请新生奖学金外,在校期间还有几十种奖学金可供申请。学校还建立了完善的勤工助学、助学贷款、助学金、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绿色通道、医疗帮困、冬季送温暖、爱心公益站等综合资助平台。除经济上的帮扶举措外,学校设计实施“助力成长计划”,搭建学业促进、心理支持、社会实践、视野拓展、创新创业五大平台,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帮扶和支持。
详细信息见复旦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处)网站。
五、监督保障机制 166教育网
(一)复旦大学在实施本简章的过程中做到招生方案公开、选拔方法公平、录取结果公示。
(二)复旦大学将对通过“腾飞计划”录取的学生进行入学资格复查,对不具备入学资格的学生,按教育部相关规定处理。
(三)复旦大学“腾飞计划”招生工作全程接受复旦大学监察处监督。
六、本简章由复旦大学本科生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
以上就是复旦大学78级招生人数(高校专项计划的拟招生人数和实际的招生人数)全部内容了,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关注166教育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166教育网:www.166edu.com高校专项计划的拟招生人数和实际的招生人数拟招生人数是指在某地有招生任务的全国各高校准备招生的人数,实际招生数是指实际录取的结果。这两个之间是有差别的。这两个之间是有差别的。从情况看,录取数有时小于计划数。其主要原因是考生志愿选报不平衡,造成一些学校生源不足或无生源,通常是外地院校情况更为严重,迫使这些生源不足的学校不得不削减计划。举一个高校专项招生计划的例子:同济
高校专项计划招生条件要求符合统一高考报名条件;本人及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地在实施区域的农村,本人具有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报考流程4月25日前:有关高校公布招生简章,考生完成报名申请5月20日前:省市完成考生基本条件审核并公示通过审核名单5月底前:高校完成考生其他条件审核并公示通过审核名单6月7日-8日:考生
福建莆田高校专项计划通过人数498人。根据查询莆田市教育局官网显示,2023年福建莆田高校专项计划通过人数498人。莆田市,古称“兴化”,又称“荔城”“莆阳”“兴安”“莆仙”,福建省辖地级市,位居福建省沿海中部,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横剖面呈马鞍状,地处北回归线北侧边缘,东濒海洋,属典型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陆域面积4200平方千米。高校专项计划的拟招生人数和实际的招生人数拟招
复旦大学2022年强基计划招生人数复旦大学2022年强基计划招生人数为:27314人拓展资料:复旦大学校名取自《尚书大传》之“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始创于1905年,原名复旦公学,1917年定名为复旦大学,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院校。上海医科大学前身是1927年创办的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医学院。2000年,复旦大学与上海医科大学合并。目前,复旦大学有直属院(系)
复旦大学古文字强基招生人数3人。根据查询复旦大学官网得知,2023年复旦大学古文字强基招生人数为3人。2023年复旦大学在江苏省强基计划招生数为13人,其中基础医学专业3人,生物科学专业1人,化学专业2人,物理学专业3人,数学与应用数学1人,古文字学历史哲学专业3人。复旦大学78级招生人数目前,根据复旦大学主要有四种招生类别,即:(1)普通类(2)国家专项(3)高校专项(“
强基计划大学名单序号 学校名称 省市1 北京大学 北京2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3 清华大学 北京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5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6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7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8 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9 南开大学 天津10 天津大学 天津11 大连理工大学 辽宁1
强基招生人数强基计划实施三年(2020年-2022年)共招生1.8万人次。但因强基计划招录人数并未做官方统一公布。强基计划作为高考特招的主要途径之一,增加了考生进入名校的录取成功率,受到了更加广泛的关注。强基计划作为高考特招的主要途径之一,增加了考生进入名校的录取成功率,受到了更加广泛的关注。强基计划的39所学校均为国家最高层次的大学,对于想要上名校并且已经提前规划的学生来说,报
复旦强基计划江苏招生人数2022年137人,2023年335人。根据查询复旦大学官网得知,复旦强基计划江苏招生人数2022年为137人,2023年335人。复旦大学,简称“复旦”,位于直辖市上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高校,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复旦大学古文字强基招生人数3人。根据查询复旦大学官网得知,2023年复旦大学古文字强基招生人数为3人。2023年复旦大
2023-12-20 22:40:14
2024-03-26 12:58:17
2024-03-26 00:11:50
2024-03-25 08:20:10
2024-03-25 08:17:00
2024-03-25 08:13:24